發表文章

漫漫長路回平靜(都達部落)

圖片
 -     漫漫長路回平靜(都達部落)     六號高速公路上,車與車前後相接,緩慢的幾乎停格,順暢的心頓時揪在一起,   霧社近了,過了這個碧綠的水庫,四十多年前,那條灰土塵揚、只容一輛摩托車的蜿蜒小泥土路,將清晰掉落眼前 ............. 那是大學時期在仁愛鄉平靜部落做山地服務時,當年情景。 可不是,一點足跡皆難尋,平穩的路面帶著高科技的轎車整路滑行無阻,往日記憶已難追尋。   路經廬山,一丁點的部落記憶皆無,依稀當年的山服回憶中,只存在著的,就是從廬山開始用腳踢進平靜部落的。在多少次的獨行中,也老是遇見部落年輕人勇猛地用摩托車相載,在這條只容得下一輛摩托車的溼滑小泥路上,無數驚呼與讚嘆聲迴盪空中,總是驚魂未定的抵達平靜部落。   今日坐在舒服的轎車裡追尋記憶,好似久遠的抓不住,卻又清晰,一切應該就是變化極大的,這是來前早就思想過的。   平靜部落就在路旁下邊,整顆心跳動不停,遠景近景的一切是如是地親近又陌生,雖然瞭望部落房舍與記憶中的整排簡陋平房間的差別是如此之大,但至少,從小徑上下望部落此景觀是沒多大改變的。此印象之深,來自當年帶著部落學生出來遠足時之記憶。 第一天的部落行,將先行路過平靜部落,拜訪最終點的靜觀(德鹿谷)部落。       德鹿谷部落(舊稱靜觀部落):   當年山地服務都留駐在平靜部落,從未進來過靜觀,這次聽聞村長與夫人對部落有著未來的期許與建設,大夥先集聚在此多瞭解與參觀一下午。 德鹿谷村( Truku) ,原名合作村,海拔一千四百至一千六百間,分為三個部落,是太魯閣族和賽德克族的發源地。當年部落地區命名,都是依著山形地勢,例如是依著凹地、斜坡或碎石地形而取名,所以部落留有著當年的原住民名稱。 民國時代定名爲合作村或也被稱為靜觀等多種部落名稱,村長曾說,部落老人都習慣使用部落傳統名,這些老人擔心祖靈回來時會找不到部落這個家,加上部落年青人對自我傳統文化的追尋,以及回歸人與土地之意,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,終於在 108 年由國民時代的合作村更名為德鹿谷村,保有自己傳統的部落名。     走過鋼筋水泥房舍的小巷,在莎都教會禮拜堂與卓村長夫人見面,爽朗的笑聲侃侃談著回到部落後的理想與建設。 卓村長夫人以投影機方式進行解說,最先,她提到當初我們與之聯絡時,彼此間的窘境。他們始終認為,和她聯絡的我們一定是詐騙集團,直到後來我們傳寄當年活動相